印度版《阿甘正传》,阿米尔汗抄了个遍

1994年的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几乎是影迷朋友们的入门神作,这部用着诙谐的视听语言讲述了美国近现代百年历史的电影一经上映就引发了热烈的反响,时至今日,想要了解好莱坞大片,《阿甘正传》是一部少不了的电影,同时也是各大电影排行榜上出了名的作品。它反映的不仅仅是美国的二历史,更是美国的文化以及好莱坞体系之下话语权的一种真实表达。

同样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不同的国家拍出来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味道,但是内核思想却再也换不了,因为这样的框架体系之下,就得要这样的内核思想作为支撑,换一种表达,或者是换一种思想,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看看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阿辛正传》,这是一部印度复刻版的好莱坞大片《阿甘正传》,本片由印度国民演员阿米尔汗主演,几乎复刻的内容在表达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时代的变迁。当然,本片在质量上依旧是上乘的,因为印度的国情跟九十年代的美国差不多,因此,阿米尔汗在本片中的角色基本上与汤姆汉克斯是雷同的。他们都是一个“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人物。

《阿辛正传》讲述的是一个身体上有残缺的小孩阿辛的成长史,包括婚姻,恋爱,事业以及其它种种经历,这些经历共同铸就了阿辛这个高度虚拟化的人物,其中也包含了印度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变迁。

看得出来,印度导演对于《阿甘正传》的复刻是无微不至的,当然,里面也包含了本土化的个人情结,然而复刻毕竟是复刻,即使是百分百的复刻成功,能证明的也只是原作的优秀。当这些光环加身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保持冷静的思考的,复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复刻吗?

如果我们不了解《阿甘正传》所包含的思想,那么复刻就仅仅是复刻了,拍摄了《阿辛正传》或许后面还可以拍摄《阿金正传》以及《阿郎正传》等等,但是这些故事可以复刻,然而故事中的思想状态真的是具有普世价值吗?这里要画一个问号。

之所以《阿辛正传》具有着跟《阿甘正传》一样的状态,这还是要说印度当下的国情与美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情差不多。《阿甘正传》是一个美国式的睡前故事,因为苏联解体后,美国人要换一种思路开始生活,这个时候,一个具有着全民普适性的思想就极为重要,因此,《阿甘正传》诞生后,他就被自然而然地赋予了一种使命和担当,他重整了美国人混乱的思想,重新让美国人变成了他们想要的模样,这在但是,那部影片的意义如此。

我们看看《阿辛正传》或许也有这样的异曲同工的地方,印度当今的混乱需要有一种思想作为统一号召,然而本片所想要展现的这一目的却并不会在印度取得成功,原因很简单,印度不是美国。《阿甘正传》的思想回路是根据美国当时的社会现实设置的,设置的同时也考虑到了美国的国际地位的变化,然而这一点却无法在印度电影《阿辛正传》中得到体现,即使是百分百完美复刻,《阿辛正传》也仅仅是一部电影而已,并没有实际效益。

即使阿辛在努力地告诉给印度人,要平和,要随遇而安,要岁月静好,然而印度本身并不具备岁月静好得而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因此,思想上的照搬并不是一剂良药,反倒是会起反作用。

从电影的角度来看,《阿辛正传》是一部优秀的印度电影,这部印度电影与以往的印度电影没什么两样,制作上很用心,细节上很本土化,思想内核上完全与原作融为一体,然而就本片的现实意义来说,那就差远了,出身高阶的男主阿辛本就无法与普通的印度大多数民众有共情,这个时候,说再多的普世价值也是没有用的,自己本身的问题一大堆,这怎么处理?

《阿辛正传》确实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制作,但是这种优秀之下,我们可以对于经典作品进行复刻,但电影的意义还是在于自己创作出来属于自己的优秀作品,别人吃过的东西拿过来直接用,或者做一些表面上的改动,实际上却依旧是延续了一个内核,这样的改编,并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们今天才是需要倡导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产生优秀的原创作品,因为再好的优秀作品也会因为地狱的差异而水土不服,真正适合自己本国的作品是什么?每一个电影人应该知道,我们不需要用一种价值观强加到所有人身上,你喜欢吃面就吃面,他喜欢吃米饭也能吃米饭,没有谁优谁劣,这只是一种文化多样性,这道理简单不过,可惜创作者并不愿意懂。

……

你好,再见